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黄祖辉:乡村振兴需要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力

    信息发布者:雨花台
    2019-03-24 09:37:52   转载

    在座的极大多数都是搞规划设计的专家,相对于我的研究就比较硬了,我是做“三农”问题研究的,在这里重点是想谈一个问题,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放在整个经济社会的全局来审视,尤其是需要城乡一体推进,需要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力。核心思想是:不论是乡村本身的振兴规划,还是乡村的振兴发展,都应该与我们的城市发展,城市化战略紧密结合。所以,我的第一个观点是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市化的作用,要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。

    黄祖辉:乡村振兴需要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力

    乡村振兴与城市化存在密切的关系。因为城市化的本质是产业和人口在空间的集聚过程,城市集聚的产业主要是非农产业,而集聚的人口则主要是农民,也就是非农化的农村人口。在我们国家,城市化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化,这也是我国新型城市化的核心问题。然而,当前有不少人对城市化解决农民进城问题缺乏信心。从现实看,我国最近几年经济速度持续下行,沿海发达地区加快转型发展,导致大城市出现了外来农民工的返流现象。改革开放40年来,我们已从农村转移出2.86亿农民工,他们现在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和转型压力,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低,难以适应大城市的转型升级,导致大城市待不了,只能逆向流动,甚至于返乡。但这些问题并不意味着城市解决不了进城农民问题。我国现在不少农民工的返流现象,既有城市经济转型升级,农民工难以适应的原因,又有城乡二元体制的问题,即城市不能最终解决农民在城市定居和养老等公共保障缺失等原因。因此,必须加快城乡一体公共保障体系的建立,同时切实将就业优先和教育优先放在优先地位,使广大农民不仅可以在城市就业,也可以在城市举家定居。

    有人认为中国城市化没有必要发展到很高的水平,现在城市人口已经饱和了,接下来就要靠乡村振兴来解决农民问题,对于这样的观点我并不赞成。我们现在的城市化实际上是滞后的,我们讲58.6%,本身并不是很高的水平,同时这一水平还包含了2亿左右的农民工,他们实际很难讲就是城市化的人口,基本上都是职业已经转变,但身份都还是农民的城市常住人口,就算把他们都统计为城镇化人口,相对于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演进和发展阶段而言,58.6%的城镇化水平依然是滞后的。在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中,非农产业已经达到92.2%,而二、三产业主要是以城市作为载体的,很显然,我国非农经济比重已经达到这么高,但从城乡人口空间分布来看,城镇人口只占58.6%,这显然是极其不平衡的。关于农民进城问题,中央方针实际上很明确的,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,就城市化问题,一是强调城市群发展,也就是要以城市群为核心,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。其次是强调人口城市化问题。过去中央是讲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,现在是讲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。并且多次强调到2020年要解决三个一亿人问题,这些人口问题都是农民问题,但要求在城市予以解决。一个亿是指已经在城市的,并且已经被统计为城市化人口的进城农民,要求流入地要解决他们中一个亿人口的市民化问题。第二个一亿人是通过就地就近的城市化方针,再解决今后一个亿农民从农村进城就业和市民化。第三个一亿人是针对进城农民绝大多数买不起房的情况,中央政府要求解决一亿进城农民的保障性住房。毫无疑问,所有这一切方针和政策举措,都是着眼于通过城市化来解决农民问题。

    黄祖辉:乡村振兴需要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力

    这就是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城乡一体,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力的基本逻辑。实际上,乡村振兴一定是乡村本土人口不断减少的过程,但这样的过程必须通过城乡融合和新型城市化引领来实现。换句话说,城市不仅应解决农民进城问题,包括解决农民进城就业,以及解决他们在城市的公共待遇,使他们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体、城市的居民。而且,城市引领乡村振兴还需要充分发挥城市优势,以城带乡,以城兴乡,这就是要发挥城市人才,技术和资本的优势,鼓励这些要素下乡。比如,浙江省提出新“上山下乡”计划,鼓励城市的人才、技术和资本到乡村助推乡村振兴。武汉市提出“三乡”工程,即市民下乡,能人返乡,企业兴乡,都是城市带动乡村的具体措施。

    我的第二个观点是:乡村振兴既是乡村本土人口不断减少的过程,也是乡村人口空间不断优化的过程,换言之,在我国,即使今后乡村大量人口进城了,乡村还会有好几亿人口,这些人口在乡村的分布不应该是太散落,不应该是自然的分布,而应该是经济的分布,这就需要通过乡村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来进一步解决。我国乡村人口的分布总体上是非常离散的,有的村落人口不多,生态也不行,发展经济很困难,公共服务覆盖更困难,对于类似村落就需要考虑拆并问题。村庄需要科学分类,要保护特色村,改造城中村,拆并空壳或非宜居宜业的村庄,重点建设集聚村或中心村。从一定意义上讲,乡村振兴既要以村为单位,但要以动态优化的角度来认识村为单位的含义,在有些情况下,涉及到村庄整合和乡村人口空间优化的情况,也可以乡镇为单位和载体来推进,因为乡镇比起村庄,更有空间容量,更能集聚人口,更能发展服务业,更能发挥公共服务的效率。事实上,乡村人口在乡村的集聚,除了利益补偿不能让农民吃亏外,关键是要发挥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文化等公共服务对人口迁移和集聚的吸引力,反过来讲,公共服务的效率也必须建立在人口集聚的基础上基于上述思想,我主张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,应该通过科学规划和乡村要素优化配置,建立乡村群,这种乡村群的概念与城市群概念相对应,也就是要建立和形成空间合理,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相融合,公共服务有效覆盖的乡村群落。

    总而言之,按照乡村振兴需要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力的基本思想和逻辑,除了城市对乡村人口吸纳、对乡村支持与带动的发力,乡村本身也应该通过空间优化、产业发展和产权制度改革深化的发力,使乡村成为进城农民市民化的助推器,成为城市群、乡村群和田园生态城市协同发展的新空间,成为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所在地,只有这样,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才能真正实现。

    (本文系作者2018年11月26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“共同缔造:高质量乡村振兴之路”论坛上的发言整理稿。)


    村网通农村人自己的互联网系统.jpg村网通APP.jpg封面.jpg

    小区港引领社区电商时代,每个小区一个网站

    深度解读—村网通是什么?网站开通意义?


    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内容

    二维码识别.jpg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