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勿忘国耻,警钟长鸣!
以巡视铁路为名 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 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 一段“南满”铁路 ▲日军伪造的“南满”铁路爆破地点现场
▲日军侵占东北三省要图
东三省沦陷
彼时的中国
国民党政府奉行
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不抵抗政策
▲被日军炮火摧毁的中国军队营房
1931年9月19日
日军侵占沈阳
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
1932年2月,东北全境
12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陷
此后,日本在中国东北
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
3000多万东北同胞
开始了长达14年的亡国奴生活
▲攻占城墙的日军居高临下,向沈阳城内射击
抢掠、杀戮、诛心 ▲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屠杀中国民众 一个五千年民族的绝地反击 对于这段历史,我们有很多疑问:为什么面对仅2万人的关东军,三四十万东北军不战而逃?以当时东北军和关东军的装备状态,“九一八”为何还会发生? 有人说,也许是当时的中国军民已丧失了民族自信。 从1840年始,两次鸦片战争、中日甲午战争、八国联军陷北京、日俄在东北大打出手……割香港、租新界、火烧圆明园、割台湾……连续的屈辱、无尽的失败,以致这个国家从上到下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危机。 在当时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来看,中国就如同一个空心的玻璃巨人,尽管十分庞大,但只要轻轻一击,就必然轰然倒地。 然而,日本人却低估了一个5000年历史积淀的民族的顽强韧性。 即使一时军阀割据、一盘散沙,但当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,总会有那么一批人站出来。他们是士兵、工人、农民、猎户甚至土匪,但他们拥有着一个相同信念:绝不当亡国奴。 那是支撑我们这个民族得以延续至今的密码与魂魄。 马革裹尸以报国 ▼ ▲全面抗战后,向来被视为地方军阀的川军300万壮士出川,伤亡64万余人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,当年抓捕杨靖宇将军的岸谷隆一郎在剖腹自杀前写了一封遗书,里面有这么一句话:“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,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,一定不会亡国。” 89年过去,炮火虽不在,警钟仍长鸣。 回望历史,我们噙着泪花的眼中,有着对祖国对这片热土的深情凝视。 这是提醒人们勿忘国耻,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,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全民族的意志; 是警示人们居安思危、朝乾夕惕,盛世更要警钟长鸣; 是缅怀和告慰先烈,忠魂当笑慰,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。
图文来源:共青团中央